>>
您现在的位置:

改革助推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佛山晋和钢材
分类: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1-21 00:00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2016年,实现化解过剩产能6500 万吨;2017年,继续化解炼钢产能5500万吨;2018年,钢铁行业完成3000万吨去产能目标,不仅提前2年完成1.5亿吨去产能上限目标,还依法 取缔了700多家‘地条钢’企业”,去掉约1.4亿吨产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 场高端论坛上如是说。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制造业成绩斐然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钢铁行业的总体情况,李新创认为,中国制造业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国际转移,总体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李新创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判断,坚定了壮士断腕去产能的决心。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前,关于钢铁产业“是否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全面过剩、绝对过剩,还是结构过剩、阶段性过剩,”行业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本地、本企业有优势有条件继续上项目做大产能; 有些人认为,钢铁产能过剩只是一个传说;有些人认为,违法违规产能存在就是合理的;有些人认为,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推进实施,给以上错误的认识、行为画上了休止符,使各种各样的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正确的决策部署上。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了困扰钢铁行业多年的“地条钢”问题。“地条钢”产品差、质量不稳定,存在极大的使用安全、生产安全隐患。尽管“地条钢”早在20年前就被列为淘汰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地条钢”生产企业越做越大,甚至不少“地条钢”生产企业还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大有登堂入室、喧宾夺主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推进实施,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查处了700多家涉及地条钢生产的企业,约1.4亿吨的 产能已全部拆除、查封,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实实在在压减了我国过剩的钢铁产能。2016年2月, 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我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超过1.5亿吨(不含地条钢),已经超过整个“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任务的上限目标。同时,粗钢产能利用率大幅上升,正朝着合理区间逐步回归。
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解决全球钢铁过剩问题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钢铁“去产能”,彰显了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担当,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作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消费大国,中国钢铁产业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面对钢铁产能过剩这一全球性的国际化问题,中国毫不回避、勇于承担、率先发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全新的理念,统筹的安排,卓越的组织,周密的部署和高效的行动,在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地促使以亿吨计的过剩钢铁产能稳步退出, 提出并参与创建了G20钢铁过剩产能全球论坛,为全球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做出了表率。
以2017年为例,全球粗钢产量为16.912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0.9%,中国压减过剩钢铁产能5000万吨以上,对提高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的贡献是1.5个百分点,而除中国外其他地区的贡献是-2.6个百分点。
五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企业树立了新发展理念,依靠创新驱动提升有效供给。譬如,河北钢铁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迈出了国际化的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寄予厚望。宝钢、武钢合并为中国宝武集团,实现了中国钢铁产业破局性的重组,将对中国乃至世界钢铁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六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地抑制了违法违规的新增钢铁产能项目。曾几何时,钢铁产业几度陷入了项目越限越多、产能越关越大的怪圈,国家明文规定的钢铁产业政 策、规划、标准和规范等,在一批又一批的违法违规钢铁项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并成为依法依规建设的钢铁项目的“紧箍咒”。劣币驱逐良币,守法守规者痛、违 法违规者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推进实施,有效地关住了新增产能等违法违规项目进入钢铁产业的大门,真正管住了扩大产能的源头。
七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钢铁行业效益大幅回升,市场信心显著增强。随着市场需求企稳以及钢铁产能的压减,钢铁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市场信心明显增强。 2016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盈利304亿元,同比扭亏增盈1083亿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年初的56.37点上涨到99.51点; 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4万亿元,同比增长32.76%;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05%;累计盈利1773.36亿元,较2016年同期同比大幅增长613.57%。
在新的一年,希望中国钢铁行业要注意五个风险:一是注意防范化解新增产能和“地条钢”死灰复燃的风险;二是注意防范化解“一刀切”式环保停限产的风险;三是注意防范化解盲目推进钢厂搬迁和设立无钢市(区、县)的风险;四是注意防范化解“高杠杆”对钢铁产业去产能和高质量发展的风险;五是注意中国钢铁产量、钢材价格不断增长与供需平衡的风险。
上一页
下一页